“当代活龙王”——桑林村找水记

发布时间:2019-04-29  来源:

  春节后,抽空整理办公室书柜,从旧纸堆里发现一沓已经有些褪色的老照片和一张泛黄的《太行日报》。当我展开那一幅幅的照片,望着那些有些陌生的影像时,思绪立刻把我带回到整整二十年前,我在晋东南山区,太行山腹地桑林村的一次拍摄经历。

 

  那是1998年,我在省地质工会负责工会宣教工作。为了解基层单位在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和事迹,春节前夕,我来到位于长治市的212地质队,进行摸底工作。

  在队部的采访过程中,在一间办公室的墙上,我看到了一面崭新的红色锦旗,上面印着五个金色大字“当代活龙王”。陪同我的队总工程师孙兴亮同志说:“这是阳城县桑林村的老乡们饮水思源,感谢我们为他们村找水打井而送给来的。”随后的几天,我相继拜访了几位院里的技术骨干和机台长,从他们质朴谦和的话语里,我慢慢捋清了这个“活龙王”故事的来龙去脉。

  桑林村是阳城县境南部的一个普通的山村,地处太行山西南一线的大山深处,与河南省济源县接壤,属县里的贫困乡村。这里山势陡峭,沟深谷幽,交通不便。村民们吃水主要依靠从几公里之外的深沟中拉水吃。混浊咸涩的地表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桑林村民。

  阳城旧称“濩泽”,是因为先秦时期这里曾经有一个大湖泽。《山海经》记载,“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几千年来的沧海桑田之变,让那个“舜渔于濩泽”的巨大湖泊和它周边森林密布的自然景观演变为近现代的干涸丘陵地带。今天的阳城一带十年九旱。据《阳城县志》记载,从明成化二十年(1484)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较大的干旱就有51次,尤以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乾隆四十三年(1778),光绪三年(1877)最为严重。

  历朝历代的过度开发,大肆修建庙宇殿堂,以及因生产犁镜、冶炼生铁、生产琉璃陶瓷而煅烧木炭,使得当地林木开采泛滥,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阳城当地农谚说:“上山烧木炭,腰里钱不断”。清代大学士,康熙时期的重臣,阳城县黄城村人陈廷敬有《桑林》诗一首:

      石田漠漠草菲菲,破屋炊烟四散飞。 行到前村还怅望,五年不见一人归。

  诗中呈现的,应该是那个时期阳城民众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今,为解决村民们的吃水问题,桑林村的干部们四方奔走,筹集资金,联系了多家钻井队,甚至还找算命先生打卦,得到的都是摇头和叹息。缺水,严重影响着桑林村民们的生活,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一次,村民们积蓄了十多年的财力,筹足了资金,决定要和龙王爷较一较劲。于是,他们找到了位于长治市的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希望这只专业地质队的技术人员能为他们打一口井,解决村民们的吃水问题。

  面对村干部们的上门求助,当时的院长冯炎才、总工孙兴亮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为你们打出一口水井来!院里成立了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家组成的桑林村凿井项目领导组,工程处处长崔凤龙,副处长张继高很快带领相关技术人员进驻了桑林村,开始了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大家查阅了大量地质资料,进行了细致严密的推断和分析,结合多次的实地踏勘,通过对桑林村地形地貌所进行的水文地质分析和物探定测等手段,初步查明该村南北分别发育着两条东西向断裂带,在这里成井的可能性很大。由于桑林村所处的山区地形险峻,露出地层时代相对较早,境内地层分别为古生界的寒武系和奥陶系,深层的寒武系岩溶裂隙水水质良好,符合人畜饮用标准。最终经过反复分析和论证,在村南确定了井位。

  为了避免施工风险,高质量、高效率为桑林村百姓打出水井,四勘院不仅组织了高素质的施工队伍,还把院里当时最先进的空压机和潜孔锤凿井设备运到了现场。承担水井施工任务的是6号钻机,这是一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富有朝气的钻探施工队伍。在机长杨建池,副机长郭敬忠的带领下,钻探工们冒着三九天刺骨的西北风,齐心协力,连续作战96小时,终于迎来了成功的那一刻,一眼深度为220米,出水量达28立方米的水井顺利完工了。从这一年的春节开始,桑林村村民们在村口就能挑上一担甘甜的井水,从此告别吃水困难,祖祖辈辈从遥远的地方担水和买水吃的历史永远结束了!

  那个冬天的一天,我乘坐212地质队的吉普车,在太行山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傍晚时分,终于来到了桑林村。冬日里的村落,家家户户的屋顶烟筒里,一柱柱暗蓝色的炊烟袅袅升起。古朴的街巷里,不时能看到村民们喜气洋洋,挑着水桶,汇聚到村头矗立的巍峨钻塔下面,从溢满甘泉的水箱里,挑起一担一担的井水,兴高采烈往家中走去。我不时按动手中相机的快门,记录下了那一幅幅今天看来,让人思绪万千、难以忘却的画面,随后,采写的专题报道《当代活龙王》一文,也在《太行日报》刊发。

  桑林村里有一座规模不大的成汤庙,属于清代遗构,庙内大殿为悬山屋顶,对面是一座面阔三楹的古戏台,戏台下面便是大门过道。人们传说,成汤祷雨就在这里。3700年前,成汤灭夏之后,天下大旱,整整五年,百姓颗粒无收,苦不堪言。成汤斋戒沐浴,翦其发,曆其手,以身为牺牲,问天自责,祈祷于桑林之野,昭告于苍天之下,终使天降滂沱甘霖,润泽黎民百姓。至今,阳城当地,不仅汤庙众多,民间奉神祈雨,酬神赛会之风俗还尤为盛行。

  古成汤庙大门口的石柱上面刻有一副对联:“体有众偕亡之心恩垂万代,慰斯民来苏之望德播千秋。”这溢美之词,既承载了当地民众崇拜和敬畏雨神成汤,对他祷雨救旱行为的感恩之心,同时也印照着自古以来民众的生活与水休戚相关,体现着农耕文明对于水源的极度依赖程度。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的勘探队员们,继承和弘扬“三光荣”精神,战风雪、冒严寒,为桑林百姓解除吃水困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事迹,不正是甘于奉献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在当下的真实体现么,当然,这也更是一件“德播千秋”的宏伟业绩!

  文章写到这里,我微信联系了阳城当地的一位美女作家“笑如春风”,通过她了解到,二十年后的今天,桑林村的百姓们早已经吃上了自来水,不用挑着担子到村口担水了。而那一股股进入到村民家中的自来水,正是来自于当年,那些被誉为“当代活龙王”的地质勘探队员们给他们打成的那口井。